欢迎访问重庆克那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!全国统一服务电话:023-67725780/153-1033-3273

行业动态

管道光固化安全性的具体步骤

来源:www.china-knw.com         发布时间:2025-06-12

  管道光固化安全性的评估需贯穿施工全流程,通过施工前准备、施工过程控制、固化效果检测、长期监测与维护四个阶段确保安全,以下是具体步骤及关键要点:
  一、施工前准备阶段
  风险评估与方案制定
  现场勘查:评估管道结构完整性(如裂缝、腐蚀)、周边环境(如地下水位、交通流量)及潜在风险(如易燃气体)。
  方案审批: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,包括材料选择、设备参数、应急预案,并经相关部门审核。
  人员培训: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,确保熟悉设备使用、应急处理流程。
  材料与设备检查
  材料验证:
  检查内衬管材料的耐温性、耐腐蚀性及力学性能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  验证感光性树脂(如不饱和聚酯树脂)的有效期及储存条件,避免使用过期材料。
  设备调试:
  测试紫外灯架的照射强度、温度控制系统及空气压力装置,确保设备正常运行。
  准备备用设备(如发电机、备用光源),防止突发故障。
  安全防护措施
  警示标识:在施工区域设置围挡、警示灯及安全标识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。
  气体检测:使用气体检测仪监测管道内可燃气体浓度,确保低于爆炸下限的10%。
  通风系统:安装强制通风设备,保持管道内空气流通,降低有害气体浓度。
  二、施工过程控制阶段
  内衬管拉入与保护
  拉入操作:使用专用设备将内衬管缓慢拉入待修复管道,避免划伤或拉伸过度。
  保护措施:
  在内衬管表面铺设保护膜,防止固化过程中与管道内壁摩擦。
  使用底膜隔离内衬管与旧管道,确保固化后内衬管厚度均匀。
  固化参数监控
  温度控制:
  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固化温度,确保在80-130℃范围内。
  若温度超过130℃,立即增加空气流量或降低固化速度;若低于80℃,则暂停施工并排查原因。
  光照强度:
  使用照度计检测紫外灯的照射强度,确保满足固化要求(如≥200mW/cm?)。
  根据管道直径调整灯架位置,保证光照均匀性。
  压力管理:
  维持空气压力在0.1-0.3MPa,防止内衬管膨胀过度或塌陷。
  实时记录压力变化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。
  应急处理
  设备故障:
  若紫外灯故障,立即启用备用光源,并缩短固化速度以补偿光照不足。
  若温度控制系统失效,手动调节空气流量并暂停施工,直至设备修复。
  安全事件:
  若检测到可燃气体超标,立即停止施工并撤离人员,启动通风系统直至浓度达标。
  若发生内衬管破损,立即标记位置并记录,固化后检测该区域。
  三、固化效果检测阶段
  外观与尺寸检查
  CCTV检测:使用闭路电视系统对固化后的内衬管进行检查,记录裂缝、孔洞、干斑等缺陷。
  壁厚测量:在管道两端及中间位置随机选取10个点,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壁厚,确保平均壁厚≥设计值,Z小壁厚≥设计值的90%。
  力学性能验证
  取样测试:从固化后的内衬管上切割试样,进行拉伸、弯曲及硬度测试,验证其力学性能是否符合标准。
  压力试验:对修复后的管道进行水压或气压试验,检测其密封性及承压能力。
  数据记录与报告
  施工日志:详细记录施工参数(温度、光照、压力)、检测结果及异常情况。
  验收报告:编制固化效果验收报告,包括检测数据、结论及整改建议,提交相关部门审核。
  四、长期监测与维护阶段
  定期检测
  CCTV复查:每1-2年对修复管道进行一次CCTV检测,评估内衬管的老化、磨损及渗漏情况。
  壁厚监测: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(如超声波测厚)定期测量壁厚,跟踪厚度变化趋势。
  风险预警与维护
  数据分析:建立管道健康数据库,分析检测数据,预测潜在风险。
  维护计划: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维护计划,如局部修补、重新固化或更换内衬管。
  应急预案更新
  经验总结:根据施工及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更新应急预案及操作规程。
  培训更新: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新标准、新技术的培训,提升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。
  总结
  管道光固化安全性的保障需通过标准化施工流程、实时参数监控、严格检测验收及长期维护管理实现。企业应建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,从材料选择、设备操作到后期维护均需严格遵循规范,确保修复效果持久可靠。同时,借助智能化监测技术(如物联网传感器、大数据分析)提升安全管理效率,降低事故风险。